汉中

当前选择:汉中

当前位置: 汉中学大教育 > 汉中资讯 > 汉中

从结构角度展开古典诗歌的阅读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24 22:50:38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去阅读一些好的文章和作品。就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们也会去要求我们多阅读一些好的文章,来帮助我们的提高,下面是学大教育的专家们为大家带来的从结构角度展开古典诗歌的阅读,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阅读下。

诗歌的结构就是诗人写作时的行文思路,就是诗歌创作时内容的次序安排。我们看诗歌,首先要注意的是诗人选取的意象,它告诉我们诗人在写什么;然后就要注意意象连接的先后次序,它反映的是诗人这样设计的理由,就是古典诗歌的创作结构。

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讲,诗歌要遵从起承转合的基本次序,即扣题、承写、意转、总合。这样写,既会使诗歌内容丰富,意象群体变得广博、繁多,又会让诗意跌宕起伏、前后拈连,没有单调、枯燥之感,行文变得灵活、生动。杜甫诗《发潭州》:“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诗人先点题写从潭州出行;然后承接写江行景色,借岸花、樯燕送客及留人写寂寥之情;再转意至用贾傅、褚公之典说不如愿;最后表白漂泊无依、忧国伤时的情怀,是总合。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结构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这是因为,任何情感的抒发、观点的表白,都要以描写和叙述为基础。绝句是这样,律诗更是这样。对于词而言,通常是上片为写景、叙事,下片为议论、抒情。唐人贾至诗《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前两句是写春景,表现春色艳丽、春意喧闹;后两句则言情,将愁与恨直接点出,表明愁端恨绪的无法排解。刘弇词《清平乐》:“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上片写春景灿烂,天气清明;下片借写与爱妾阴阳相隔,表达内心的憔悴与无奈。

从表现技巧的角度看,诗歌的结构还可以是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这就是说,诗歌为了突出某种主旨的需要,偏偏要从另一反意方向着笔,然后造成语意表述上的前后逆转。王昌龄诗《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为了表现少妇的春愁、闺怨,却偏偏从其不曾愁说起,浓妆上翠楼远眺,可谓不曾愁之至;可后面突然一转,因杨柳之色而勾起昔日别离之思,用“悔”字表现内心的无限春愁。

从写作题材的类别上讲,有写景诗、叙事诗、讽喻诗、哲理诗等。诗歌创作因为有类别之分,结构安排自然不同。写景诗要有合乎情境的景物次序安排,色彩、动静、远近、大小,都要予以考虑;叙事诗要从事理发展的时间角度进行分析,找到事件的前后逻辑;讽喻诗要先怀古后讽谏,找准所写之物与今世讽喻对象之间的意义关联点;哲理诗则要透过表面一层,发掘其隐含的人生与社会哲理。杜甫诗《南邻》:“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这首叙事诗里,有隐居人物的形象与性情刻画,从锦里先生写到宾客、儿童;有日常生活的片断穿插,收芋栗、看宾客、喂食鸟雀和柴门相送;有时间上的前后变化,从白日场景转到日暮时分。作品的结构叠合多样,但层次井然有序,条理格外清晰。

古典诗歌的结构相当于一个人的身材,高矮胖瘦显示的是人物的形貌气质。理清了诗歌的结构,我们就把握了一个人的整体形象,读懂和解读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以上就是从结构角度展开古典诗歌的阅读的全部内容了,找到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学大教育。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